新的市場形勢下玻璃行業的發展方向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房地產、汽車等相關行業快速發展,為玻璃工業提供了持續旺盛的市場需求,加快了玻璃工業的發展。2009年我國平板玻璃總量達5.77億重箱(折合2885萬噸);共有208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占全球總量近50%。建筑玻璃和技術玻璃總資產達1637.65億元,其中平板玻璃總資產為810.17億元。2010年在建項目(含搬遷)還有37條線,1.49億重箱產能。但隨著玻璃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暴露出許多的問題,尤其是與可持續發展經濟政策產生了矛盾和沖突,國際環境下日益要求迫切的低碳經濟對玻璃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環境下,國內玻璃行業的發展方向必然要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
玻璃工業屬于國民經濟中資源、能源依賴型的原材料工業。我國政府已經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40%—45%的目標。從能源消耗看,我國2008年平均單耗為18.85公斤標煤/重箱,比國際平均水平16.5公斤標煤/重箱高14%,比國際先進水平15公斤標煤/重箱高25%。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平板玻璃總量已很大,約占世界總量的50%,但其價值量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據報導日本板旭子公司2008年營業額為75億美元,與我國平板玻璃全行業營業額基本相當;我國加工玻璃品種僅200余種,是發達國家的1/10。浮法玻璃比例低于85%,優質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節能玻璃使用率偏低。我國平板玻璃加工率僅占原片量的1/3左右,而發達國家為60—70%,有很大差距。我國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節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一般僅限于公共建筑。而歐美地區已基本普及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占全部中空玻璃的比例超過50%;玻璃深加工率僅為32%,發達國家甚至達到80%左右;加工后的增值率我國僅為原片2.5倍,發達國家則為5倍。浮法玻璃生產線中,高檔生產線(即優質浮法線)產量約1.4億重箱,占浮法總量29%;中檔線(國內普通浮法線)產量約3億重箱,占浮法總量63%;低檔生產線產量約0.33億重箱,占浮法總量的8%左右。此外,還有小平拉玻璃約0.8億重箱。這種狀況顯然很難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與整體經濟的發展要求。故此,近年來,國家不斷在政策上予以調整,以促使玻璃行業在結構調整上能有盡快突破。為抑制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以國發[2009]38號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文中重點提到包括平板玻璃的6個行業存在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明確了下步產業政策導向,提出了堅決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9條對策措施。“文件”下發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對產能過剩是一種限制,但也在某各程度上加速了一些產能的暴露。一些在建項目緊鑼密鼓加快進度,趕在清理上報之前點火投產;一些生產線同違背文件所示“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點火投產項目進行清理和必須按照六部委文件和準入條件的要求經過認定后方可點火”的規定精神,在未經認定的情況下繼續點火投產,僅2009年9月30日至年底就建成投產了9條浮法生產線;而有些企業則投機取巧,將新上項目冠以“超白、Low—E”等名目,實則仍是在建的普通浮法線。面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新形勢,國內玻璃工業的這種現狀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地步,只有大力發展新型玻璃和加工玻璃,順應建筑節能、汽車、電子顯示、太陽能利用等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方能在推動行業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為企業自身走上良性發展道路完成自我救贖。
從多年來玻璃行業發展看,國家的調整政策雖然并沒有完全嚴格地得到貫徹,但仍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近些年我國玻璃行業由于逐步淘汰了“垂直引上”和部分“平拉法及格法”玻璃;浮法生產線單線規模逐步擴大(從1995年430T/D提高至522T/D);深加工玻璃得到大力發展 (我國平板玻璃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9噸標煤,而加工玻璃不足1噸標煤)。特別是隨著部分企業實施脫硫除塵治理及采用清潔能源和玻璃熔窯余熱發電、淘汰落后產能等,預計至2010年可以實現“十一五”期間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標。但NOX減排對于玻璃行業又是一個新的挑戰。但無論如何,現在國內玻璃行業在市場競爭的激烈驅使下,在國家政策的調整指引下,整個玻璃工業的發展方向正在出現新的亮點。一是深加工玻璃發展迅速。延伸產業鏈,發展玻璃深加工成為玻璃工業產品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特別是安全玻璃和節能玻璃每年的增長率都在30%以上,2009年技術玻璃總資產達827.28億元,首次超過了平板玻璃。玻璃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占領玻璃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對于企業發展的重大意義。二是節能玻璃產業開始得到快速發展。建筑節能是國家“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27.6%,在既有的440億m2城鄉建筑中有99%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的20多億㎡的房屋建筑中大多也達不到節能建筑的要求。我國在今后10—20年內要保持國民經濟8%左右的增長速度,將面臨著巨大的能源制約。建筑節能將成為減輕這種壓力,滿足國民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家建筑節能戰略的實施,Low—E玻璃等節能玻璃市場需求快速增長,預計將是未來5年內市場需求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也是目前投資的熱點。再者太陽能大規模開發利用,有效拉動了太陽能玻璃的快速發展。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蓋板的超白壓延玻璃發展迅速,目前已建成30余條生產線;用于太陽能電池基板的超白浮法玻璃以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用TCO導電膜玻璃等都成為新的發展熱點,特別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并已開始成為一些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三是結構調整要求加速了玻璃行業的重組。目前玻璃行業前10家集中度僅為57%,距“十一五”70%目標尚有較大差距。從國家政策角度看,下一步必然加大力度,結合過剩產業的調整,進一步加大行業并購重組的力度,支持大集團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國家必然從政策上支持對現有存量資產實施并購重組、調整和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以有利于提高生產集中度,形成有序公平的競爭環境,解決好產能過剩、價格背離價值和行業效益低下的問題。毫無疑問,這些都在成為國內玻璃工業新的發展方向。
總之,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國內玻璃工業正在結構調整與轉變中尋求新的發展方向,以此擺脫傳統的市場競爭模式,以更加優勢的競爭能力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玻璃市場的混亂競爭局面必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觀,中國玻璃工業的發展將出現一個新的面貌。
添加時間:2010-09-15 瀏覽次數:5045

上一個: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