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求環保 節能促發展
12月6日,浮法余熱電站“三爐一機”成功并網!這一項目的成功投產,標志著集團自主研發的節能減排新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為高耗能玻璃產業提供了一種可循環的、節能環保的新型技術和生產模式,將極大推動整個玻璃行業節能減排的步伐。
余熱發電作為集團的重點技改項目,總投資5600多萬元。通過收集浮法廠區內現有400t/d、600t/d、500t/d三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生產過程中排放的480℃~560℃煙氣,采用“三爐一機”的配置方案,即由3臺余熱鍋爐、一套汽輪發電機組及相應的輔機裝備和系統構成。在發電的同時,還可向廠區全年不間斷供應飽和蒸汽,供煤焦油加熱、原料加熱、家屬區冬季供暖等使用,實現熱電聯產,年發電量2700多萬千瓦時。余熱電站因地制宜,采用占地小、布置方便、熱交換效果明顯的立式鍋爐,大大提高了對玻璃熔窯煙氣余熱的利用率。余熱電站并網投產后,使浮法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每年可降低成本2000余萬元,年減排二氧化碳等煙氣17多萬噸,是一個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示范項目。
在運行過程中,余熱電站始終遵循安全性和穩定性原則,首先保證不影響窯爐的正常生產、能耗和產品質量,其次才考慮提高余熱電站的余熱利用率和發電效率。為保證玻璃液的質量,對玻璃熔窯內的溫度制度、壓力、泡界線、玻璃液面控制、火焰氣氛的控制要求非常嚴格,這就給余熱電站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余熱電站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也終始堅持生產第一的原則,有變化先與熔聯車間聯系再進行操作,因此,余熱電站的起停、正常運行、事故停機等操作從未影響玻璃窯的正常生產。
現在,浮法余熱電站所發用電通過并網正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極大地改善了浮法的生產環境,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真正做到了生產求環保,節能促發展。王春梅
添加時間:2010-12-27 瀏覽次數:4009

上一個: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