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浮法一線放錫冷修紀實
放錫進行時
11月1日,對浮法一線廣大干部員工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對錫槽工段更是重中之重。錫槽放錫對浮法來說是第一次,在沒有實踐經驗的情況下,公司領導決定此次放錫采用“外聘指導、自主放錫”的方式進行。
在此之前,公司多次進行現場考查,對整個過程從接錫、冷卻、堆垛、打包、登記、運送至冷端吊裝口、吊裝至一樓都做了周密的部署。車間更是十分重視,提前半個多月就對放錫使用的工器具進行統計、打造,并對放錫期間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演練,將操作步驟、分工及演練范本下發到各班組,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1月1日凌晨6點,根據預定方案,投料機停止投料,撤出卡脖水包,錫槽工段調節槽內溫度、主傳動速度,分工明確,各負其責。11點整,放錫工作開始進行,當銀白色的錫液緩緩地流入接錫車時,冷修放錫工作正式開始。由于提前演練,現場人員秩序井然,忙而不亂,操作小心、謹慎、快速、安全,接錫過程中當有錫點落到預先放好的鐵板時,操作人員會用專業工具把錫點回收,避免浪費。浮法總經理曾志海親自動手操作,并再三囑咐現場人員注意安全。
經過30多個小時的奮戰,11月2日23:00,浮法一線放錫工作圓滿完成。
此次放錫工作創造了公司的多個第一:一是放錫時間短,比預定時間提前了5個多小時;二是無人身傷害事故;三是錫液回收率高;四是數據真實、準確,為今后其他生產線冷修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王連強 孫明雁
背后的故事
11月1日,浮法一線南側冷修放水現場熱火朝天、霧氣升騰。作業環境惡劣、時間緊張,物資處鏟車司機迎難而上。
火紅的玻璃液在窯爐的壓力下,在玻璃液管口像離弦之箭一樣噴射而出,降溫消防水與玻璃液交融在一起,加之初冬的氣溫偏低,瞬間濃霧升騰,即刻便把玻璃料管口與鏟車彌漫在濃霧之中,能見度為零,對鏟料作業產生了極大的挑戰。但每分鐘就噴射出近一噸的玻璃液容不得鏟車司機有半點猶豫。隨著玻璃液的高速噴射和快速堆積,鏟車一鏟接一鏟不間斷的鏟堆著,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現場彌漫著高溫的霧氣,熏蒸著鏟車司機汗水直流,而我們的鏟車司機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堅持下去”!
經過三十七個小時的奮戰,比計劃提前近八個小時,圓滿完成了任務。
黃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