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來源于積極的工作態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上了年紀的木匠準備退休了,雇主很感謝他多年的服務,問他能不能再建最后一棟房子。木匠答應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經不在干活上了,干活馬馬虎虎,偷工減料,用劣質的材料隨便的把房子蓋好了。完工后,雇主拍拍木匠的肩膀,誠懇的說:“房子歸你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木匠驚呆了。同樣一個人,可以蓋出豪宅華亭,也可以建造粗制濫造的房子,不是因為技藝減退,而是因為失去了責任感。如果一個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現,就必須在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讓責任感成為鞭策、激勵、監督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中沒有絲毫懈怠。
從踏入社會做第一份工作起,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直至退休,約有35年時間。以平均壽命70歲計算,35年占到了你整個生命的一半時間,而且這35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包括了最富激情、創造力的青春歲月和春華秋實、成熟練達的中年時光。所以,對職業應持有什么的態度,它關系到我們生活的質量,關系到我們的生命的意義。
由此可見,職業對每個人而言除了謀生的功能外,還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證明自己的社會存在價值。既然職業對于我們有如此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去輕視或則漠視它,而應該以虔誠之心對待它,這就是敬業。
不良的工作心態一般有三種:第一、用利工作。用利工作認為工作是賺錢糊口的無奈之選。例如,有的人每天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停地在鍵盤上輸入,卻對輸入的東西沒有任何興趣;有的人上班唯一的期盼就是下班,人在心不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第二、被動工作。思想懈怠,行為懶惰;工作拖延,效率低下;敷衍應付,得過且過;借口不斷,逃避責任是工作被動癥的四種癥狀。第三、怨天尤人。總是在抱怨環境對自己不利,同事,上司,老板對自己不好,而從來沒有從自身找原因?這些人只知索取,不愿付出;只見問題,不見辦法;只會抱怨,不懂感恩,沒有把自己當成事業的主人。第四、見異思遷。做事3分鐘熱情,缺乏專注與執著的精神,容易半途而廢,因而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積極心態的力量》的作者羅曼·文森特·皮爾說過,熱情是能夠讓一切都變得不同的無價之寶。你能夠在工作中注入新的精神,運用新的創造性的技巧。實際上,任何事情你都能做得更好。只要你想要,充滿激情和魅力的生活就屬于你。 什么樣的工作心態算是積極心態呢? 第一、心態修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工作狀態要積極;2、工作表現要積極;3、工作態度要積極;4、工作信念要積極。第二、思維方式修煉。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思維方式就是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和事情,處理與上級、同事、下級的關系都需要同理心思維。第三、習慣修煉。通過心態、思維方式、行為的修煉培養出良好的職業習慣,是提升職業情商和實現職業突破發展的唯一途徑。
態度直接決定了行為,決定了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現狀還是積極進取,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工作中多積極肯干一點,問題多發現一點,技術多鉆研一點,解決問題多用心一點,多干的工作少計較一點,這些看著平常的一點點,組成了工作積極態度的素質,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責任感不應該是外界強加給你的,而應該是內在的自我需求。富有責任感的人肯定是一個敬業的人,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現出忠于職守,盡心盡責。
陳蘭武
添加時間:2012-05-11 瀏覽次數:2274

上一個:沒有了

下一個: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