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典范 工人的楷模
他叫任吉春,2004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晶華工作。他干事利落、知識面廣、專業過硬、為人友善、愛動腦子。自從來到晶華,他就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人生的另一道起跑線。
最初來到晶華,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學歷而眼高手低,每天都穿著電工特有的絕緣鞋,身上背著電工包,穿梭在機器轟鳴的車間里。不懂的就虛心向老師傅請教,為了弄清楚、搞明白一件事,他總是蹲下身子一干就是幾個小時。通過認真學習和刻苦鉆研,他成了一名優秀的電工技師。技術比武年年第一,從熔化工段的換向配電柜、到中控室的各種變頻器、退火窯的各種風機,再到冷端的堆垛機,小到照明的燈泡、大到整個車間的供電系統,他都了如指掌。由于技術過硬、工作出色、團結同事,2006年他擔任了浮法一線電工班班長。工作之余,他還熱情地參與企業的各項活動,趣味運動會、知識競賽等都有他不俗的表現。他對公司安排的每項活動都充滿了興趣和熱情,連年被評為“優秀青年團員”。
自擔任班長以來,他盡心盡職,從不馬虎。從事玻璃行業的人都知道,停電是大事故,損失是無法想象的。為了克服電工人員不足的現狀,他身先士卒,本著不放松、不放棄、不放過的原則,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次巡檢。由于他的認真巡檢,多次排除了故障隱患。無論節假日還是電閃雷鳴的深夜,只要天氣不好,他總會第一時間來到車間。記得2011年中秋節,他正在平原老家陪父母過節,公司突然停電,他接到電話從老家騎摩托車趕了回來,看到他風塵仆仆的,王主任很是擔心,說:“知道你回老家了,就不通知你了。”他卻說:“不回來我不放心”!
為了做好車間節能降耗工作,任吉春更是挖空了心思。一線冷修后他就帶領電工班,把車間內原來的金屬鹵化物燈改成了節能燈,并且降低了照明高度,功率也由原來的400瓦更換為100瓦。從熔化工段到切裁工段上下三層樓,南北兩側共計安裝了350盞燈,此項每年可節約用電5.4萬度,每支燈的造價由原來的每套310元降為65元,更換成本明顯下降。
由于他技術過硬,小改小革也層出不窮。浮法一線處于冷修期間,主傳動柜和中控室操作間原來是分開的,中間有一定的距離,正常生產時如果出現異常,操作起來十分不便,很容易給生產帶來影響。車間領導把這個艱巨的任務派給了任吉春,他帶領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難,把主傳動控制柜安裝到錫槽調控室內,這樣出現異常時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操作,減少損失。挪動主傳動控制柜前必須先將主傳動電源線進行改路,將電源線從退火調功室引到錫槽調功室內,線路要從離地6米高的電纜橋架上通過,這個難度可想而知,他第一個爬上去,順利完成了這個任務。
他是參與晶華建設的一名大學生,更是所有大學生的典范!他是晶華集團的一名普工員工,更是所有員工的楷模!對待自己的工作,從懂、到會、到精,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無悔的誓言,用心血和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創業者的精神。
王華學 毛洪敏
添加時間:2012-07-30 瀏覽次數:2417

上一個:沒有了

下一個: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