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支隊伍

有這樣一支隊伍,有人說他們很嚴格,如賽場上的裁判;有人說他們很負責,如講堂上的教師;有人說他們很好學,如課桌前的小學生。在晶峰新區,在這片600畝的廠區內,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就是新區保衛人員。
保衛一詞,顧名思義保護使其不受侵犯。保衛的基本工作就是守好進廠的第一關,對進出廠的車輛、人員把好安全關。每天清晨,新區各個大門的保衛人員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正門的保衛指揮著進廠的車輛,安排車位時,東西門的保衛便開始對進廠的原料車、出貨車做好登記。因客戶(主要是運送原燃料客戶)對過磅系統不了解,認為過磅不公平,集團公司決定安裝地磅抓拍系統,通過電子抓拍做到公平公正,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由保衛處承擔。保衛處知難而進,通過耐心細致的說服、解釋,客戶和運輸司機逐漸理解并積極配合,使抓拍工作逐步走向正規。過重車時,車輛的車頭、車廂、車尾三部位從不同角度同時拍照存入微機,做到有據可查,卸車后再進行拍照對比,使客戶和運輸司機再無異議,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
晶峰新區建設之初,保衛人員只有幾個人,廠區建設環境艱苦,他們就自己動手搭建棚子作為辦公場所;沒有電燈,他們就點上蠟燭照明;沒有水喝,他們就自己從家里背水來喝。為了看好新區內的物資,他們日夜安排巡邏,熟記廠區內物資的擺放地點和數量,對所有的物資拍照留存,便于追蹤管理。每年的三月和十月,保衛處要開展消防演練,五月份要開展防汛演練,培養保衛人員在復雜的情況下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每到特殊的季節,保衛處人員繃緊神經,時刻關注廠區重點部位。今年雨季降水量較大,日玻倉庫經常發生冒水現象,每次都是保衛人員第一個發現,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組織人員清除積水。每逢下雨天,保衛處加緊巡邏,及時清理廠區內的道路積水,井蓋的縫隙又密又窄,水流速度較慢,他們就想辦法疏通,真真正正做到了雨停無積水。
2012年伊始,新區的綠化植樹工作交給了保衛處。面對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全體保衛人員克服困難,從頭做起,不會就學。他們上網查資料、請專家現場指導,事事從基礎學起,挖坑、栽苗、培土、澆水、剪枝、修剪成型、農藥勾兌、噴灑澆灌、噴水等等,出色完成了綠化植樹及后期管理工作。新區綠化之初,公司外購了十余棵雪松,每一棵都重達幾百斤,廠內沒有吊車保衛人員就一棵棵從車上扛下來,連送貨的小伙子都連聲稱贊。為了豐富綠化品種,提高成活率,他們向周圍的園林工人學習,向村里的老人們請教,利用生根劑、營養液等高科技手段保證了所植樹木90%的成活率,共種植雪松、香樟樹、白玉蘭、法桐、冬青等名貴樹木和各種果樹五十余種。每當走進晶峰新區,綠樹成蔭、花樹遍地,如同走進了花園式工廠,使人賞心悅目。
新區車棚建成使用之后,因地面泥土無法使用,新區保衛處主動請纓,利用業余時間將從總廠起出來的廢花磚再利用,用于鋪設職工車棚地面。夏季持續高溫的天氣,保衛人員不怕苦、不怕熱,僅用一周時間將273平方米的地面鋪上了花磚,為職工解除了后顧之憂。
隨著新區一個個車間的投產,生產工作逐步走向正規,保衛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保衛處的人員來自廠區各個車間,最年輕的也已經34歲,有的是從專業崗位上下來的工傷職工,有的是車間停產后調配的職工,也有的是臨近退休的身體較差的老職工。保衛處也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有歌王唐連海,每年集團的春節晚會都能聽到他的歌聲;有棋圣王建林,他曾是德州市棋類比賽的第三名;有愛好冬泳并常年堅持鍛煉的田少軍,還有能夠模仿明星的鄭茂彬……
他們不是企業生產的主力軍,但他們是企業的守護者,是我們離不開的臂膀。年年歲歲,時時刻刻,他們守衛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個企業,守護著這里的每一個人……
趙慧婷 楊建忠
添加時間:2012-09-26 瀏覽次數:2396

上一個:沒有了

下一個:沒有了